tust news

媒体科大

[【媒体科大】中国食品报采访我校慕静教授]-凯发k8登陆

发布时间:2021-06-25      浏览量:    作者:邵洁桦     来源: 记者团

近日,天津科技大学长期从事食品安全与食品供应链决策研究的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负责人慕静教授,就后疫情时代进口冷链食品安全监管与疫情防控接受采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助力疫情防控。

近日,天津科技大学长期从事食品安全与食品供应链决策研究的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负责人慕静,结合其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品牌价值链视角下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创新体系研究”(17bgl017)以及阶段性成果《食品安全决策体系研究——基于供应链视角》,就后疫情时代进口冷链食品安全监管与疫情防控发表观点。

问:您认为我国冷链物流与进口冷链防疫有什么关联性?

答:近几年,我国冷链物流呈现出需求多样化、市场规模大和增长速度快等显著特征。据交通运输部及中物联冷链委数据,2015—2020年间,冷链物流需求总量由1.53亿吨增至2.65亿吨,冷链物流市场规模由1800亿元增至3832亿元,年均增长率由11.6%增至16.3%。但受全球疫情影响,2020年冷链物流市场规模比2019年同比增长率下降4.5%,主要是因为进口海产品曾多次检出阳性,进口量大幅减少;但肉类食品在国内供应收缩行情下进口需求更为旺盛,2020年,肉类进口总量为991.1万吨,同比增长60.4%,使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呈总体增长态势,可见冷链物流发展与进口冷链食品防疫有着密切的系统相关性。只有做好进口冷链食品安全监管与疫情防控,确保进口冷链食品充足供应,才能更好促进冷链物流产业健康发展,保障国内经济稳步增长。

问:作为资深的食品安全与食品供应链决策研究专家,您如何剖析冷链食品安全监管与疫情防控的系统性特征?

答:冷链食品安全监管与疫情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海关、交通运输、卫生健康、市场监管、地方政府等多个部门以及生产、加工、储存、销售等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这项工作不仅要落实冷链企业环境、冷链从业人员、冷链食品三方面全覆盖、全检测、全封控、全封存,还要应用物联网技术、区块链技术等实现冷链装卸、运输、加工、销售全流程闭环管理和信息跟踪。冷链食品安全监管与疫情防控的系统特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冷链食品安全监管与疫情防控战略部署的整体性。冷链食品安全监管与疫情防控工作要素很多,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完成精准安全监管与疫情防控。2020年2月初疫情刚刚暴发时,各地有关部门严格按照中央、省、市要求,落实“属地、行业、单位、个人”四方责任,联动联合市场监管、交通运输、农业农村、商务、卫生健康等部门,落实各环节主体责任,强化信息共享,形成强大合力,为全国冷链食品安全监管与疫情防控提供了整体战略部署。

二是冷链食品安全监管与疫情防控要素配置的层次性。冷链食品安全监管与疫情防控工作要素主要包括人、物、环境、技术、规则、流程、方案等,人的要素主要指冷链从业人员,包括冷链物流经理和冷链食品装卸、存储、配送、运输等操作人员以及设备维护、质量监控等管理人员;物的要素主要指经过冷冻加工、冷冻储存、冷藏运输配送、冷冻销售的产品,具体包括肉、禽、鱼、蛋、果蔬等;环境要素主要包括食品冷链的硬件设施设备与从业人员工作场所等工作环境、冷链物流政策环境以及冷链食品销售市场环境,技术要素指信息技术支撑;规则要素主要包括法律规则、操作规程、规范性规则等;流程要素主要包括提柜离港、入场卸货、抽样检测、消毒搬运、入库储存、装卸出库等一整套海关流程检查以及从生产、检测、存储、运输、配送、销售到消费的冷链物流运营流程;方案要素包括物流资源协调和疫情风险预警等。这种层次分明的结构体系使各项安全监管与防疫措施同向发力、互嵌互动,充分发挥了多层次防疫要素合理配置的集成效应。

三是冷链食品安全监管与疫情防控形势变化的动态性。去年6—11月期间,随着气温变化,新冠病毒易于生存、滋生、繁殖,国内多地报告进口冷链食品或外包装核酸检测呈阳性;特别是今年1月以来,全国多地报道进口食品原材料核酸检测呈阳性,冷链食品安全监管与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呈现出局部爆发或散发态势,具有动态阶段性特征。随着进口冷链食品带来的疫情输入风险日益突出以及各地进口冷链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频发,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将外防输入作为冷链食品安全监管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地区也纷纷出台相应的动态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置预案。

问:您对后疫情时代进口冷链食品安全监管与疫情防控有什么对策建议?

答:结合以上对进口冷链食品安全监管与疫情防控的系统特征分析,提出以下建议:

构建多维一体监管体系,推动多方责任协同防控。进口冷链食品安全监管与疫情防控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需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多维联动、多主体协同的整体思路,构建“制度维、组织维、技术维、场景维、阶段维”五维一体化系统思维,落实“属地、行业、单位、个人”四方责任,建立政府负总责、企业负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食品安全监管与疫情防控体系。首先,需要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实施纵向联动各级组织部门、横向联合不同职能部门,从中央到地方,从辖区到监管部门,应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有力支撑疫情防控;其次,需要推进线上线下协同治理,有效控制“冷链疫情”与“网络舆情”在多维场域蔓延;最后,随着我国疫情防控步入稳定阶段,后疫情时代冷链进口食品需要加强监管,输入性风险需要谨防,防止病毒趁冷而入。

刚性制度与柔性治理相结合,建立常态化疫情防控体系。冷链食品安全监管与疫情防控工作,一方面参与主体众多,另一方面参与企业各自为战,操作规程、数据格式和标准规范各不相同,需要融合技术手段、统一规则、规范流程和信任机制等要素为一体进行柔性化治理。目前,我国进入了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进口冷链食品安全监管与疫情防控需要新兴信息科技提供技术支撑,实现冷链食品安全全程可追溯;同时需要统一和规范各种规则与流程,融入协商与信任机制,将柔性治理与刚性制度相结合,建立系统化疫情防控体系。

动态调整常态化防范措施,制定突发疫情应急预案。当前,全球疫情仍在蔓延,进口冷链食品仍然存在疫情输入风险。根据国家相关指导意见,坚持“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常态化原则,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应在属地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下进行,应急处置流程包括疫情研判、医学观察、隔离消毒、产品布控、人员管控、溯源排查等;信息公布要加强舆情正面引导,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提高群众健康素养,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确保经济社会秩序正常运行,食品品质安全更好得到保障。

报道链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