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st news

科大新闻

[【新时代·实践行】之九:化工与材料学院生态文明实践团队赴天津多地区开展实践活动]-凯发k8登陆

发布时间:2018-08-29      浏览量:    作者:王慧、白志凡     来源: 化工与材料学院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悟国情社情民情,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推进实践育人基地建设,化工与材料学院生态文明实践团队于2018年暑期积极赴滨海新区汉沽街道及蓟州区等地开展生态文明主题实践活动。

  “育”字先行 打破实践育人“最后一公里”。为进一步推动专业知识传授与生态文明观念教育的有机融合,切实把实践育人工作的重心落在“育”字上,化工学院团委书记王慧、辅导员白志凡带领学生深入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价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重要讲话,延伸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带领学生与相关领域专家杨宗政老师和彭啸老师、2017年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全国优秀团队负责人等深入了解当前农村土壤保护现状及农民心声,使学生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含义,使生态文明价值观扎根于学生思想,使生态保护内化为学生的光荣使命。

  坚持“扶智” 充分发挥高校人才智力与科技优势。坚持“扶智”,即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实践团于7月5日赴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街科技帮扶示范基地进行实地调研,该团队走到田间地头,对当地的土壤、特色肥料和农作物种植情况等进行样本采集,同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了解当地村民对该区域农药和肥料使用情况、对土地问题的认知以及对当地土地改善的需求。并于第一时间对搜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主要从农药、肥料等的使用行为和习惯、生态环保意识和土地修缮需求等方面进行深度总结,在专业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以该团队“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天津市银奖作品“天津曙光净土有限公司”为基础,帮助和指导农民改良土壤的科学方法,推广将微生物修复菌剂提高土壤修复功能等创新技术,帮助农民有效降低土壤污染,并为农民积极搭建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力争为当地百姓致富插上科技的翅膀。

  坚持“扶志” 将生态文明理念植根农民内心。“扶志”,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实践团于8月9日-10日赴天津市蓟州区官庄镇,在深入调查当地土壤的同时,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农民辛苦、深入调研土地污染背后的原因,并大力宣传生态文明知识。实践团向农民展播专题录制的以“保护土壤”为核心的生态保护微课,发放专题制作的“还原最美土地”生态文明宣传册,并邀请广大村民在“还原最美生态土地,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主题条幅上签名,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支持。在活动中,以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了大学生的主动性,并将保护生态环境、珍惜土壤资源的理念深深植根于农民内心,打响了护土保卫战。


 

  化工与材料学院生态文明实践团将进一步落实新时代实践育人工作的新要求,深入推动专业知识与生态文明观念教育的紧密融合,坚持“扶智”与“扶志”并重,让学生在真切、质朴的实践中感悟国情社情民情,在生态文明新时代,续写“还原最美土地”新征程。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