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st news

科大新闻

[【新时代·实践行】之十一:海洋与环境学院“美丽中国]-凯发k8登陆

发布时间:2018-09-11      浏览量:    作者:     来源: 海洋与环境学院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养成,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发挥专业优势,着力构建实践育人体系,自2018年4月起,海洋与环境学院“新时代 实践行”——“美丽中国环境保护实践团”在京津冀地区开展了多项生态环境监测、环境保护活动。

  深入天津农村地区调研,制定具体方案,保护农村水资源环境。4月-8月,在王昶教授的带领下,实践团7次前往天津市静海区和西青区的乡村,对目前已经建成的生活污水归一化处理系统进行了系统的参观和学习。在活动中,同学们对各个乡村设备系统中不同单体净化槽的水样进行了采集和现场观测,经过分析,净化效果显著。接下来,同学们跟随王昶教授对静海区十一堡村重点建设的污水处理串并联系统进行跟踪调查,预计在8月末即可进行水质分析,从而对污水处理系统进行监测性评估,完成系统的建设。活动中同学们深入到乡村、基层,对设备逐一参观、学习,耐心细致的采集、分析每个水质样品,积极同王老师交流讨论,不仅了解到了乡村的发展状况和人文特色,保护农村水资源环境,更使得专业实践知识得到了有效补充。



  多次赴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实地考察,宣传环保知识,促进环保科研成果转化。环保实践行主要以京津冀地区尤其是昌黎黄金海岸自然保护区生态监测为项目主体,主要包括海上采样和水质监测分析,在稳抓检测区第一手环境资料的同时结合环境保护宣传等措施弘扬环保知识,同时大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修复贡献力量。几个月来,同学们除了参加相关培训和学习外,先后3次跟随刘宪斌教授到渤海海域进行水质调查,同时配合实验室的水质实验分析,从而进一步确定水质状况和修复措施。目前同学们正在筹备相关的问卷调查和环境保护宣传措施。





  环保实践行系列活动为同学们搭建了良好的实践平台,使得同学们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京津冀协同效应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激发了同学的专业学习热情,今后同学们将进一步立足专业,为我国的环保事业添砖加瓦,努力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中国梦。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