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7-18 浏览量: 作者: 来源: 化工学院、学生处
为深入贯彻落实《天津科技大学关于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改革攻坚的实施办法》等文件精神,化工与材料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精准定位、创新思路、大胆尝试、狠抓落实,依托实践育人共同体,以实践育人基地建设为抓手,以思想政治工作内涵发展为目标,着力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改革攻坚不断深化。
创新平台寻特色,共建育人基地。经过多次走访研讨,反复规划建设方案,化工与材料学院于今年5月,分别与滨海新区汉沽街道、天津长芦汉沽盐场有限责任公司正式签订“实践育人基地”共建协议,成功实现“千年盐城”与“盐业黄埔”的直接对接,切实为学院实践育人工作搭建了优质平台,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科技下乡、生态文明、创新创业开展特色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学院已有2017级118名学生骨干赴汉沽街道10个村、11个社区开展实践锻炼。另外,依托“新时代·实践行”、“三下乡”等活动,已有20支团队进入实践基地开展活动。
科技创新进乡村,助力精准扶贫。2018年,既是精准扶贫作风建设年,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元年。学院充分发挥大学生科技创新优势,致力于农耕土壤保护,走进汉沽街道大马杓沽村等“科技帮扶”村,充分发挥人才智力与科技优势,全面助力精准扶贫。一方面,“扶志”,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利用宣讲形式,将保护生态环境、珍惜土壤资源的理念深深植根于百姓内心,打响护土保卫战;另一方面“扶智”,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运用创新技术和科研成果应用于农田、农作物当中,帮助和指导农民改良土壤的科学方法、推广先进技术,有效降低土壤污染,并搭建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为当地百姓致富插上科技的翅膀。学院率先将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与暑期社会实践紧密融合,将“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天津市金奖作品“天津苇救土地科技有限公司”、“天津曙光净土有限公司”,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项目“多孔碳基双功能光催化材料降解土壤淋洗液的研究”等科技创新成果带到实践基地,致力于农村耕地土壤环境保护,使耕地土壤污染恶化趋势得到进一步遏制。
文化自信筑未来,志愿服务社区。学院充分利用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坚持创造性转化、坚持创新性发展、助力文化自信的传播。利用学院举办的第二届“新时代、新青年、新作为”化工智皂大赛涌现出一批富有创意的手工皂作品,学生自组团队赴汉沽街道贾园里等社区开展“科技创新进社区、文化自信筑未来”青年大学习活动,为社区的中小学生讲述手工皂的故事,从我国古代“胰子”的由来,到生产手工皂的最新制做工艺,提升中小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通过知识传授,促进文化传承,大手拉小手,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
学院利用汉沽街道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开展了形式多样、适合学生专业和素质培养的实践活动,对学生在体验中做到知行合一,在实践中感悟国情社情起到了积极作用,学院实践育人工作成效初显,为推进新时代思政工作改革攻坚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