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1-12 浏览量: 作者: 来源: 研究生院
11月9日,由外文出版社、天津市世界语协会、天津科技大学联合主办的“讲好中国故事,做中国文化国际使者”学术论坛在我校河西校区主楼c区报告厅举行,来自中国、俄罗斯、巴西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应邀参与了交流研讨。
校党委副书记张爱华出席论坛开幕式及世界语版图书《中国茶谣》发布会。我校研究生院、国际交流处负责同志,两校区师生代表,以及华北地区世界语交流和茶文化传播的爱好者共计300余人参加了活动。开幕式由天津市世界语协会副秘书长林莉莎、我校电信学院2017级学生白晓宇共同主持。
张爱华在讲话中指出,本次论坛不仅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世界语,学习世界语,通过世界语进一步推开认识世界的大门,也为与会的国内外专家提供了交流、沟通、研讨的重要平台。他希望我校广大师生更多地关注世界、放眼世界,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使者,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者和奠基者。
论坛分别邀请到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王旭烽,“瑞鸣音乐”创始人、音乐制作人叶云川,外文出版社副编审曹芸,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副译审张平作题为《中国茶叙外交背景下的茶文化旅游初探》、《音乐中的东方美学》、《如何在国际传播中精准传达中国的声音》、《中国故事、世界赋彩-世界语在对外文化交流中的独特作用》专题讲座,从不同的视角和层面对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进行了阐释。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俄语部专家安娜女士,中国报道网外籍专家、国际世界语协会理事拉斐尔,带来了《“战斗民族”能否概括俄罗斯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特征?》、《中国对巴西文化的影响》主题演讲,结合自身的学习工作经历,表达出要让世界倾听中国声音的美好愿望。此外,与会专家围绕活动主题进行了“中外对话”,深入探讨了当代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路径。
论坛在河西校区主楼1204室设立了分会场。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艺术研究室负责人包小慧,音乐制作人叶云川,中央音乐学院古筝教师、著名青年古筝演奏家苏畅,中宣部外文局美术编审、高级职称评委、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分会会员、中国民间美术家协会会员吴运鸿,分别以“如何泡好一杯茶”、“东西方美学差异”、“我与古筝的情与缘”、“中国绘画历史知识简介”为主题,带领中外学子学茶艺、品民乐、赏国画,引导师生多维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论坛进行过程中,安排了世界语的现场教学环节;此外,来自山西省太原市柏杨树街小学的同学们用精彩的世界语节目,带给观众别开生面的视听享受。
本次活动提升了我校师生的国际视野,增强了学生用国际化的眼光来看待世界、思考问题的能力,激励着同学们不断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获取动力,将文化自信自植于心,凝聚起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摄影:宣传部 刘绍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