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7-16 浏览量: 作者: 来源: 党委宣传部
7月17日,《中国教育报》第2版以《天津科大推进实践育人共同体项目 22名大学生挂职街道》为题,报道了我校深入推进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各项工作情况。“实践育人”是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我校的生根工程的重要举措,是我校推进新时代思政攻坚的重中之重,是学校构建“十一大”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自去年年底获批首批天津市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以来,学校及各学院与滨海新区多家单位签订了实践育人合作协议,推动实践育人工作不断取得突破。
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天津科大推进实践育人共同体项目
22名大学生挂职街道
记者 禹跃昆 陈欣然
■师生暑期生活特别报道
本报讯(记者 禹跃昆 陈欣然)暑假刚开始,天津科技大学法政学院大一学生杜晓榕就带领团队投入到紧张的社会调研工作中。他们的课题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城中村”治理模式的创新性研究》,队员们深入天津市滨海新区,对“城中村”存在的管理问题进行全面调研,完成基础数据收集工作。
与此同时,该校22名优秀学生骨干也开始了在滨海新区北塘街道为期半个月的实岗挂职,他们将走上各自岗位,接触街道工作人员的一切日常事务,在琐碎繁杂的街道工作中锻炼自身能力。
天津科大学生们暑期忙碌的身影,是天津市今年3月启动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项目后,高校学子热情投身社会实践的一个缩影。
实践育人共同体是天津市围绕大思政格局,推进新时代天津高校思政工作改革攻坚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建设高校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示范基地的重要平台。经过评选,天津市今年首批设立5家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天津滨海新区—天津科技大学实践育人共同体”位列其中。
项目启动后,天津科大学工部、团委等部门与滨海文化中心、北塘街道、中关村科技园、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地签订实践育人基地合作协议。该校15所基层学院在已有实践育人合作单位基础上不断挖掘资源,与塘沽街道、汉沽街道、滨海新区博物馆、滨海新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长芦盐场、塘沽六中等单位也签订了一批实践育人基地协议。
自此,一系列“接地气”的活动陆续开展起来:生物学院、造纸学院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多次深入滨海文化中心打造以“酒文化”“纸文化”为核心的学生实践项目,为滨海新区广大市民带来“奇妙的微生物”“手工造纸体验”等科普活动;法政学院与30余家公检法机构签约建立实习基地,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开展普法宣传,协助滨海新区开展征兵工作;艺术学院在滨海文化中心开展了“实践育人出真知,携手共建谱新篇”主题党日活动、六一大型亲子活动。
该校学工部教师杨静逸告诉记者,跟以往的社会实践活动相比,实践育人共同体成立后开展的活动更加有组织性、成规模,能够与滨海文化中心等较高层次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同时有天津市和学校的经费支持,还有学校为学生配备的校内校外双导师提供全过程指导,完成社会实践还能获得学分。因此,学生们参加社会实践更有保障,辐射范围更广,更能激发他们用专业特长服务社会的热情,同时也能帮助他们在更广阔的天地里锻炼自己的能力,最终达到知行合一。
报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