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是新工业革命的重要动力和内容,一直受到金砖国家及发展中国家高度关注。2018年7月,金砖国家领导人在约翰内斯堡会晤中就构建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形成重要共识。为落实领导人共识,推动金砖学界进一步思考和研究这一重要话题,“金砖国家智库合作中方理事会”以“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与科技创新”为主题,于9月21-22日在我校举办“2018金砖国家智库国际研讨会暨第23届万寿论坛”。此次会议恰逢我校建校60周年。
在两天的会议中,来自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等金砖国家以及马来西亚、斯里兰卡、越南、泰国等发展中国家的智库学者围绕主题,同国内智库学者、企事业单位代表以及天津科技大学师生开展了热烈交流。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室主任、金砖国家智库合作中方理事会秘书长栾建章,国家知识产权局保护协调司司长张志成,科技部二级研究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赵新力,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副主任姜冠雄,我校校长韩金玉等中方嘉宾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我校副校长路福平主持开幕式。
2018金砖国家智库国际研讨会曁第23届万寿论坛现场
栾建章指出,万寿论坛是一个国际交流平台,致力于服务金砖和南南交流合作。在“万寿论坛”对话平台上举办此次金砖国家国际研讨会,既寄托了中国人民追求健康长寿的美好向往,又表达了对世界实现持久和平与发展的衷心祝愿,还传递了对金砖国家和南南合作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坚定信心。他认为,抓住新工业革命的机遇事关金砖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对金砖国家合作而言,其中蕴藏着的新的巨大的增长点,应当也完全可以成为继“政治安全合作”、“经济合作”、“人文合作”之后支撑金砖国家合作的第四大支柱。金砖国家构建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需要做到三点。首先,需要自觉和自信。自觉就是要主动意识到金砖国家合作的重要性。金砖国家要开辟第二个“金色十年”,关键在于能否赶上新工业革命这趟列车,所以需要自觉深化彼此合作。同时,要满怀信心,相信能同发展中国家一道通过构建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其次,需要开放和包容。互相融合式发展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特征。金砖成员除继续深化合作外,还要始终坚持“金砖 ”,以开放与包容的心态深化同其它发展中国家的务实合作。再次,需要智力和合力。需要坚持智库研究先行,为各国构建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前行探路。为此,金砖国家学界要加强联合,就相关重大问题开展联合攻关和研究,共同打造金砖智库命运共同体。
中联部研究室主任,金砖国家智库合作中方理事会秘书长栾建章致辞
姜冠雄指出,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新工业革命正引发全球制造业深层次变革。在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建立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不仅有利于加快金砖国家工业化转型的步伐,而且有利于金砖国家共同应对外部风险,拓展发展空间。金砖国家智库是构建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的重要力量,加强金砖国家智库合作有利于金砖国家深化战略关系内涵,推动金砖国家各方政策协调。赵新力表示,金砖国家应不断加强统筹协调、加大合作力度、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建立技术转移平台、发挥区域大国的辐射作用、深化智库合作。张志成表示,中国将深化与金砖国家的知识产权合作,为服务各国创新主体而不懈努力,愿意同包括金砖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一道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共同构建普惠、包容、平衡、有效的知识产权国际制度。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副主任姜冠雄致辞
科技部二级研究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赵新力致辞
国家知识产权局保护协调司司长张志成致辞
天津科技大学校长韩金玉致辞
韩金玉代表全校师生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金砖国家是当今世界最具发展潜力的国家,近年来各国之间以丰富多样的合作和交流凝聚共识、不断向世界传递正能量。本届论坛的主题重在"科技",这也让论坛与天津科技大学完美契合。科技大学将全力承办好本届论坛,相信各位嘉宾的真知灼见,定能在科大校园创造绚丽的智慧之光。
路福平谈到,金砖国家智库国际研讨会作为新兴国家间的区域合作平台与机制,在全球的影响力正日益壮大。本届论坛在天津科技大学举办,必将增强学校与各国的联系交流,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学校科学研究、智库建设等方面的发展,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大会现场
会上,各国代表积极分享了各自国家推动科技创新的实践经验,深入交流了对具体技术问题的观点看法。与会代表一致认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催生经济的新业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深刻地影响着人类传统的生活方式。对金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而言,第四次工业革命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彼此要深化务实合作,加强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食品科技等领域的联合研发,共同携手推动科技创新合作,推进国家工业化进程和包容性增长,更好地造福各国和世界人民。同时,也要警惕第四次工业革命蕴含的风险与挑战,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引发的失业、安全等问题。广大发展中国家应加强沟通和协调,努力实现联合自强,共同防范和应对各种风险。
主题研讨会上嘉宾发言
两日来,副校长、我校生物工程学院教授路福平,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孙振清、徐娜与来自金砖多国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学术交流,并分别作了主题报告。来自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skolkovo管理学院、巴西应用经济研究所、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 、渤海大学,南非斯坦陵布什理工大学、南非德班理工大学、泰国易三仓大学、马来西亚拉曼大学、马来西亚丁加奴大学、越南芹苴大学、斯里兰卡科伦坡城市港口公司以及江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天津食品集团的专家教授们汇聚一堂,共同围绕《新工业革命与金砖国家发展》、《科技创新、产业转型与企业责任》、《科技创新合作:重点、难点与路径选择》、《人力资源开发与高等教育改革》四个议题开展了学术研讨和交流。会议期间,智库成员还参观了我校校史馆,并给予高度评价。
9月22日,校党委副书记张爱华出席闭幕式并讲话,代表全体师生向各位领导嘉宾的莅临表示感谢。他强调,科技创新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动力,高校是科技创新的源泉,在金砖合作第二个"金色十年"的启幕之年,天津科大必将借助金砖智库这一平台,充分发挥优势,勇于探索实践,以更多更好的智慧成果助力金砖合作。
部分与会嘉宾合影
据了解,“金砖国家智库合作中方理事会”成立于2017年,主要代表中国参与金砖国家智库交流合作,研究方向基本覆盖政治安全、贸易金融、教育文化、医药卫生、网络科技等金砖国家合作领域。自成立以来,“金砖国家智库合作中方理事会”联合国内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积极主动参与金砖国家合作框架下的学术和智库,响应金砖国家领导人达成的“金砖 ”共识,不仅同金砖各国智库开展联合研究与学术交流,而且致力于同其它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智库交流合作,把参与和促进新型南南合作作为工作的主要方向和重要内容。未来,中方理事会将继续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继续敞开大门,吸纳新的国内智库和学者成为理事单位和理事,共同为深化金砖国家合作和推动新型南南合作做出贡献。
随着国际科技合作日益广泛,我校与金砖国家(俄罗斯、南非、印度、巴西)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持续发展,由双边交流逐步深化为合作研究,为双方资源共享与科技进步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年来,我校先后与俄罗斯、南非科研机构合作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际合作交流项目2项。特别是2018年,我校牵头与南非德班理工大学联合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与金砖国家合作专项"项目--"农业生物质综合生物加工用酶库、酶复配技术与新种",目前该项目已通过答辩评审和对外磋商,进入预算评估环节,预计今年12月签订正式项目合同书,资助经费约300万元。该项目获批是我校在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后又一标志性重大项目立项,为推动我校科技合作国际化,尤其是推动我校与金砖国家的科技合作具有重要引领作用。
部分图片来源:万寿论坛,摄影:itust学媒中心 李珂 孙婉晴 张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