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8 浏览量: 作者: 来源: 教师发展中心
2023年10月12日中午13点,教师发展中心与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在河西校区16号楼417会议室联合举办第13期“教与学”沙龙。本期沙龙邀请理学院胡亚萍副教授、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王世明副教授做理工类课程思政建设及改革经验分享,来自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的20余位教师参加本期沙龙。
理学院胡亚萍副教授做“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思政建设经验”分享,从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开展课程思政的方法三个方面分享了自己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经验和做法。胡亚萍老师从课程思政的理念引申到课程思政的发展,指出专业课教师应该从对课程思政的片面认识中走出来,从思考要不要做课程思政转变为如何做好课程思政,她以讲授的《概率论与数据统计》课程为例,详细介绍了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如何凝练课程思政的目标、将专业培养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重构教学内容,创设思政载体,精准思政案例,创新教学方法,实现教学评价多元化,创新“五学五思”教学方法融合思政,形成《概率论与数据统计》课程思政创新特色,并分析了课程思政改革效果如何在人才培养、人才成长和人才服务社会中得以体现。
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王世明副教授做“自动控制原理——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思政建设”分享,从课程概况、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路、举措与实践等三个方面分享了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思政建设经验。王世明老师指出,《自动控制原理》作为一门自动化及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固本浚源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有机、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把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培养作为课程教学的目标放在首位,并与专业发展教育相结合。他分享了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理论教学与思政教育的目标达成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矛盾、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目标的达成与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单一的现状存在矛盾等四大痛点问题是如何围绕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解决的,介绍了在课程思政建设中优化育人目标,化解理实矛盾;重构教学内容,面向时代前沿;“双线”教学提升高阶思维,导向驱动促进能力达成;过程阶段性多元化评价,闭环跟踪式常态化反馈;润控于思,自控于心,外控于行等五个方面具体的改革举措和实践效果。《自动控制原理》在课程思政改革的过程中,学生成绩逐年提高,课堂满意度与日俱增,能力培养进步明显,科技成果丰硕,思维锻炼成效显著,学术成果颇丰,学生自驱力提高,后进学生的成绩提升,近三年课程所覆盖专业学生参加省部级以上竞赛获奖一百二十余项,获挑战杯国赛二等奖。
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李吉祥副院长做本期活动总结:教师教学不只是知识传授,还要做到思想引领。课程思政建设不仅是对专业课内容的重新挖掘、梳理和认识,重点是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全过程,做到对学生价值进行正向引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参加本期沙龙的教师在会后与两位老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本期活动对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和水平提供了有益启发。
编辑:赵容宇 张铄今